“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人物事迹作文

就爱百科 8 0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人物事迹作文(精选七篇)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同志于12月20日逝世,我们都写过作文,写作能力是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人物事迹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人物事迹作文篇1

1948年6月,张富清作为十四团六连战士,在壶梯山战役中任突击组长,攻下敌人碉堡一个、歼敌两名、缴获机枪一挺,并巩固了阵地,使后边部队顺利前进,获师一等功;

1948年7月,张富清作为十四团六连战士,带领突击组6人,在东马村消灭外围守敌,占领敌人一个碉堡,给后续部队打开缺口,自己负伤不下火线,继续战斗,获团一等功;

1948年9月,张富清作为十四团六连班长,在临皋执行搜索任务,发现敌人后即刻占领外围制高点,压制了敌人封锁火力,完成了截击敌人任务,迅速消灭了敌人,获师二等功。

1948年11月,张富清作为十四团六连班长,在永丰战役中带突击组,夜间上城,夺取了敌人碉堡两个,缴机枪两挺,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坚持到天明,获军一等功。

参加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二营六连任副排长,因在陕西永丰城战斗中勇敢杀敌荣获特等功,而签署这张报功书的,是战功赫赫的彭德怀元帅。彼时,他是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报功书的主人,正是张富清。

永丰战役,张富清荣获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等功。因为打仗勇猛,彭德怀到连队视察鼓劲的时候,多次接见他和突击组战士。“见面时彭司令拉着我的手讲,‘你在永丰战役中表现突出,立下了大功’,还亲手给我授勋。”

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张富清先后两次荣获“战斗英雄”荣誉称号,除了特等功,还3次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 ,以及由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镌刻着“人民功臣”四个大字勋章一枚。

1997年张富清参加县里组织的老年活动,被评为先进个人。

2019年5月,入选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

2019年6月17日,为贯彻落实总 书 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宣传部在湖北省来凤县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张富清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2019年6月26日,入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名单。

2019年6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授予张富清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授予张富清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

2019年7月2日,为认真学习贯彻总 书 记重要指示精神,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向张富清同志学习的通知》。

2019年8月,首届“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

2019年9月,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奖,全国妇联授予张富清家庭全国五好家庭荣誉。 [10] 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2019年09月17日,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7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张富清获得“共和国勋章”。

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12日,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2020年1月16日,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网事·感动2019”年度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主办方为老英雄张富清颁发了“特别致敬奖”。 [25]

2019年12月28日,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表彰其为“敬业奉献模范”。

2020年5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2020年6月,被评为2019“荆楚楷模”年度人物。

2022年5月,入选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人物事迹作文篇2

新华社武汉5月24日电题:英雄的选择——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初心本色,24岁,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冲锋在前,在战火洗礼中成长为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31岁,在小家与国家之间,他选择服从大局,到偏远异乡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半个多世纪,无论顺境逆境,他选择淡然处之,将英雄过往尘封在沧桑的记忆。95岁高龄,在新中国即将迎来70华诞之时,他又一次挺直脊梁,向祖国和人民致以崇高军礼。他,就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有着71年党龄的老兵张富清。

在他心中,没有什么,比为国牺牲更光荣;没有谁,比逝去的战友更值得尊敬。党旗下的誓言,就是此生不渝的初心。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奉献,一日的宣誓,就是终身的奉献,在战火中穿梭,在清贫中屹立,是那坚韧不拔的品质,是那忠于党和国家的精神。张富清完全有条件为自己的家庭谋取便利,可是他没有。始终恪守“党和人民的要求”,标注他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就是这种精神境界,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学习。

张富清的一生,从没有一刻躺在功劳簿上。面对这样一位不忘初心、不改本色的英雄,我们除了致敬,更应懂得他的选择。这样一位老革命,老红军,老英雄,是深受人敬佩的,深受人爱戴的,更重要的深受人尊重的。精神富足、生活清淡、追求纯粹,这正应该是我们当代年轻人,当代党员所追求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管什么年代,忠于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这种精神状态是需要从内心深处形成的。没有这样一代人,一代英雄的献身奉献,就没有我们现在的自由和幸福,同时我们也要全力付出,创造更好的空间环境给我们的后代,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努力,勤勉,忠诚,爱国,和谐,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人物事迹作文篇3

有时候,路的尽头,仍然是路,只要你愿意走。

初秋,刚刚出院的张富清回到家中。尽管身体还有些许不便,但只要状态好一点,他还是会下床走几步。

品读张富清的一生,“路”无疑是串起他人生轨迹的一个重要元素。不论是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张富清一直在奋力前行。即便是88岁时因病左腿截肢,他依旧凭着难以想象的毅力向前走。

张富清一生走了多少路已无从计算,但伴随那些坚定的脚步不停延伸下去的,永远是那条初心之路。

择 路

每个人一生要走很多路,重要的是岔路口前的选择。

1924年12月,张富清出生在陕西省洋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8年3月,瓦子街战役中,被迫加入国民党军队当杂役的张富清被解放出来,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是带着解放军发的路费回家过日子,还是跟着共产党去奋斗?张富清毅然选择后者:“我要为穷苦人去打仗!”

1955年,战功赫赫的张富清转业了。原本可以回老家陕西或到条件相对优越的城镇工作,但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响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赴湖北偏远的恩施来凤县工作。

翻开张富清的人生履历,类似这样的选择还有很多。无论何时何地,张富清做出选择只有一个理由——党和人民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他服从命令,毅然转业。

湖北恩施条件艰苦,需要干部,他听从召唤,打起背包就走。

在恩施来凤县三胡区任副区长,偏远山区需要驻村干部,他主动申请前往。

“这里苦,条件差,共产党员不去,哪个去?”当张富清的人生画卷徐徐展开,他的每一次选择都让人肃然起敬,也留给人们太多的感动和思考。

开 路

翻开张富清家中的相册,很多照片都是在烈士陵园拍的。

儿子张建全说,了解父亲的战斗事迹后,他才明白父亲每次去都是为了看望牺牲的战友。

张富清打过很多硬仗,最大的考验是1948年11月的永丰镇之战。那天拂晓,身为突击组长的张富清,带领两名战士夜间攀上寨墙,炸掉敌人两个碉堡,身负重伤后仍打退敌人数次反扑。他因此荣立军一等功,被授予军甲等“战斗英雄”称号,并被西北野战军加授特等功。

在西北解放战争中,张富清先后获得1次特等功、3次一等功、1次二等功以及2次“战斗英雄”称号。

烽烟滚滚唱英雄。当年,张富清的身材很瘦弱,是什么让他一次次鼓足勇气一往无前?

“作为共产党员、革命军人,越是艰险,越要向前。”张富清说。

赶 路

张富清家中卧室的墙上挂着一张中国地图,他经常会在上面寻找当年走过的路。陕西、甘肃、新疆、北京、天津、江西、湖北……那些铿锵足印,见证着这位老兵的一次次“长征”。

新中国成立前夕,张富清随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先头部队深入新疆腹地。从酒泉至喀什,2500多公里,要穿越戈壁瀚海,翻越雪山峻岭。张富清跟着部队,靠着一双铁脚板,一路行军,一路征战。

1953年初,全军抽调优秀指战员参加____,张富清又一次主动请缨,和几十名战斗骨干从新疆向北京开拔,迈开双腿,日夜兼程,走了1个多月。

1955年,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张富清,怀着改变边远山区贫困面貌的憧憬,跋山涉水,向西而行。他和妻子孙玉兰坐轮船逆水而上,从武昌到巴东,然后赶往恩施偏远的来凤县。当时,从恩施到来凤,坐车要走一整天。

从“山连山川连川”的陕北,到“平沙莽莽黄入天”的新疆,再到“一脚踏三省”的来凤,张富清赶了多少路,连他自己都没法算清。他只认准了一点,为党和人民赶路,再远也值得。

守 路

如果不是2018年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时的偶然发现,可能到现在张富清的赫赫战功都少有人知。

从转业那天起,张富清就用一口皮箱,锁住了他在战场上用鲜血换来的全部荣誉。多年来,他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张富清从来都只说:“自己凭本事吃饭。”

深藏功名、淡泊名利,俭朴生活、做平凡人。2019年,张富清从北京参加“共和国勋章”颁授仪式回来,很快就把这枚勋章和他珍藏多年的军功章一起,锁进柜子里,极少拿出来。

“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好多都不在了。和他们比起来,我有什么好显摆的……”这几年,张富清先后获得“最美奋斗者”“时代楷模”等称号,但他的脚下,依然是那条初心之路。

今年7月1日,党的百年华诞。目睹神州大地举国欢庆,聆听“七一”重要讲话,张富清心潮澎湃。

“祝愿我们的党越来越好,也相信我们的党能越来越好!”

这,是一名老兵永远不变的心愿。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人物事迹作文篇4

一位不平凡的英雄,却甘于平凡地奉献。不忘初心,重在实干,心中有信仰,才有如此胸怀,脚下才更有力量。他人生的不平凡,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后的奋进不息。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不矜不伐。

工作上离休了的张富清,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明明可以给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最便宜的一款;明明没人会动他的药,但他每次都将药瓶锁上,生怕别人挪用他全额报销的一粒药。

平凡与不平凡,就在他的人生中交织闪耀着光辉。

报告提出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需要我们每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在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我们每一个人,不都正是需要张富清老人这种甘于平凡,奉献自己的精神么!

作为一名教师,也正是从事着是一份既平凡又神圣的职业。开启蒙昧,传播文明,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是教师人生的主旋律;“一身粉笔灰,两袖清清风,三寸不烂舌,四只亮眼睛”是教师的简笔画,没有显赫一时,更没有流芳百世。平凡中却又有着不平凡的意义,当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也就选择了一种幸运,一种付出,一种无私和崇高。投身教坛,肩挽时代的犁,耕耘那“三尺”讲坛,我们就在这平凡中奉献着。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耀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又是否会永远的坚守岗位?虽然我只是千万教师之一,但我会挥洒自己的汗水,用爱与责任去灌溉每一位学子!把付出当作一种快乐,在爱与奉献中成就自己的幸福。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人物事迹作文篇5

95岁人生,71年党龄,深藏战功63年,每一个数字,都是不平凡的岁月刻度,都是实实在在的寒来暑往,风雨阴晴。张富清选择扎根苦境,艰苦奋斗,始终以突出队员的姿态,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树立起一段让普通人无法企及的英雄高度。“藏”起来的是功名,“露”出来的是初心。张富清的坚强党性和光辉品质,正是新时代“绝对忠诚”的鲜活教材,引导并教育我们,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征程时,攻坚克难、甘于淡泊、克己奉公,仍然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当坚守的党性本色、精神底色和境界特色。

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有“哪里最困难,我就到哪里去”的决心和勇气。与张富清的军功一同“重见天日”的,是他参加“突击队”“敢死队”浴血奋战的英雄经历。祖国从战争走向和平,张富清也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无论环境怎样变化,张富清从来都是用行动来回应党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他之所以把工作地选择在来凤,是因为“湖北最艰苦的地方是恩施,恩施最偏远的地方是来凤”。这种不怕苦、不畏惧、不懈怠的奋斗品质,见证了他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诠释着他全心全意听党话跟党走的绝对忠诚。党性的光辉,从不闪现在响亮清脆的政治表态里,而是悄悄绽放在脚踏实地的执着坚守中。张富清的党性,在平凡的岁月中始终闪耀着对党绝对忠诚的金色光芒。当下,党员干部选择到艰苦岗位任职锻炼,也是响应党的号召、对党绝对忠诚的精神传承,有了这个传承,就能从心底养一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担当作为的决心和勇气。

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有“从没提过军功,也从没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的淡泊和满足。转业之后,张富清“藏”起了军功,但“突击队员”的本色没有藏,不仅选择最偏远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而且“从没向集体借过一分钱,也从没享受过组织对困难干部的补贴”。我们常讲“先苦后甜”“有困难找组织”,但真正的共产党员都是在悄无声息地履行着吃苦耐劳的天然义务,战争时“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和平时期自觉践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张富清老人说过:“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在党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为了党和人民,就是牺牲了,也是无比光荣!”一个经历过战火锤炼、生死考验的共产党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生死都看淡了,还有什么不满足,或者看不淡呢?而我们当下有些党员干部,竟然以功自居,或者跟组织讨价还价,面对“张富清”这面镜子,应当羞赧、反省,知耻后勇地砥砺品格,修养党性,见贤思齐,安于本职,艰苦奋斗。

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有“我不让你下岗,怎么好去做别人工作”的克己和奉公。“孙玉兰原本在三胡供销社上班;国家开展精简退职工作,张富清竟首先动员妻子离职”“张富清的大儿子遇到一个到恩施市工作的机会,但身为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的张富清却让儿子放弃机会,下乡当知青”,两个细节,我们不难读出张富清妻子及其儿子的委屈、不解甚至抱怨,但从来不考虑自己得失、家庭得失的张富清,在他的内心有一个极高的胸怀和格局:“我是共产党员,是党的干部,如果我照顾亲属,群众对党怎么想?”与“小我”“小家”的得失相比,张富清更在意于“大我”“大家”。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丰功伟绩,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张富清这样纯粹的党员干部,他们默默地奉献青春、奉献自己、奉献家庭,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奉献奏响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奋进壮歌。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人物事迹作文篇6

张富清出生于陕西汉中洋县马畅镇双庙村一个贫农家庭,1948年3月,张富清参加革命。从此,他找到了一生的奋斗方向。

第一次参加战斗时,张富清就请求作为突击队员去炸敌人的碉堡。炸毁碉堡后,张富清的右腋大片皮肤被烧伤,指导员要他退出战斗,等待治疗。他却忍着伤口撕裂的疼痛,继续战斗。经过这次战斗,张富清被师部授予“战斗英雄”的称号。后来,张富清对连队提出了唯一的要求——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8月,张富清正式入党。没多久,永丰战役打响,张富清申请成为突击连里的突击队员。在一次战斗中,张富清的头皮被一颗子弹击中,血流不止。他顾不得疼痛,接着往前冲……“当一次突击队员还能理解,每次都当,你为什么就不怕?”面对别人的疑问,张富清回答说:“如果每个人都怕,都不愿意在困难面前冲锋,那我们就换不来全中国的解放。”

新中国成立之后,转业时,张富清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也没有回陕西老家。“当时国家号召我们去最艰苦、最缺干部的地方支援建设。”身在武昌学习的张富清,得知湖北恩施地区生活水平、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很差,就选择来了这里。“党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离开前,张富清这样说。

到恩施后,张富清听说来凤县是这里最偏远、最困难、最缺干部的地方,他又再次提出要到来凤县工作。刚到县里时,各项条件很差,连床都是用木板和木凳搭起来的。张富清没有一丝抱怨。

越是艰苦,张富清的工作热情越高。后来,当组织决定派张富清去三胡区工作时,一接到通知,他毫不犹豫地扛着行李就去上任了。刚到三胡区时,这里的村民一年四季只能喝稀饭,张富清就带领大家修水渠、建水坝,慢慢改善了区里的农业设施,老百姓的生活也改善了许多。

当时,区里最穷的卯洞公社一直没有通公路,住在高山上的村民去最近的集市得走15公里路,稍有不慎就会跌下悬崖,张富清了解情况后很揪心。

于是,县里提出社社通公路的目标,张富清决定带着工程技术人员在这里修出一条公路来。修路时,他总是主动将最难的活儿揽在自己身上。需要在悬崖上打炮眼,他就带头绑着绳子在崖壁上抡着大锤敲打;需要放炸药,他又主动上前去放。在他的带领下,经过120天,一条7.5公里长的公路终于修通了。

如今,张富清很少提及自己的事迹:“我的好多战友都为国家牺牲了,而我还活着。我活着一天就要奉献一天,用我的奉献去告慰牺牲的战友……”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人物事迹作文篇7

张富清本以为自己的一生就应该像前几十年一样,在默默付出中安详离世,可随着2018年的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的大肆展开,他的事迹也逐渐被众人所知,他的光辉岁月和默默奉献也受到了许许多多的人的赞扬。

2019年5月,张富清入选了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

同年6月,他又被中央宣传部授予了“时代楷模”的称号,他的事迹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

在2019年9月17日,经过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7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张富清获得“共和国勋章”。

共和国勋章可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时至今日获得者也不足十位,其中就有“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袁老先生,可见其分量之重。

2020年,张富清入选了“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当时的人们是这样评价他的:“都知道你朴实勤勉,却不知你曾战功赫赫。你把奖章深藏在箱底,对战友的怀念深藏心底。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献。于国于民,你是忠诚伟大的士兵。”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