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历史学考复习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查漏补缺,分层推进,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对每个学生的历史学考情况都要了解清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要抓两头促中间,抓好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答题习惯,锻炼其考试心理素质,提高历史学考的复习效率。
高中历史有什么复习策略
一、营造学考氛围,引起学生思想重视,把备考工作抓细抓实。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其重要性仅次于高考。要有效地提高历史学考的复习效果,我们要从思想上引起学生高度重视,从行动上要认真抓好学生历史学考的备考复课工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精心研究《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增强学生学科素养。
精心研读考试说明,准确解读考试说明,明确复习目标目和思路。注重构建学科知识框架,注重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学科素养。在历史复习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对通史和专题史知识的切换。这既是巩固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问题,也是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手段。
三、围绕《历史学考试说明》,务必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高中历史学业考试范围主要是三本必修历史教材,考试内容主要是历史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线索、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制度和历史现象;既有规律性的认识,也有具体史实,是史论结合的。组成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要素主要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要善于整合教材,提炼教材内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备考过程其实就是让学生熟悉历史必修教材知识的过程,要做到章节过关,知识到位,基础夯实。
四、采取灵活多样复习方法,讲练结合,步步到位。
首先引导学生熟读要复习的历史章节知识。其次老师要精讲内容,特别是易错易混的知识。最后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教师讲评。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梳理历史基本线索,构建完整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五、强化历史学考训练,规范答题,夯实双基。
练习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围绕每个考点精心设计训练习题,分层次训练。每个专题复习结束后进行单元训练,每册书复习结束后要进行综合训练,考前一月进行五次以上的学考仿真模拟训练。根据学情,因材施教,适量练习,规范答题,巩固复习,让每个学生对学考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学考常见考点有什么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课考点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1、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
2、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等创立的拜上帝教结合了:西方基 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3、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4、永安建制(永安分封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5、1853年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形成和清朝对峙的局面。
6、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
7、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早期有《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建国纲领,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也是无法实行的空想;后期有《资政新编》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标志的是:1864年7月天京的陷落;
9、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动。
10、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的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评价辛亥革命
难点:三民主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上海和日本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
2、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4、中国同盟会(1905年):政治纲领: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同盟会的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和时间: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6、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8、辛亥革命的结局:
失败:(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2)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9、辛亥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历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0、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1)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2)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4)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
(5)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
(6)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民族革命,是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
第三课考点
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红军的长征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26、中国近代史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27、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是:陈独秀建立的上海共产党组织;
28、中共一大决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29、中共二大制定了:和最低纲领;中共三大决定国共合作;
30、标志国共合作形成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3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
32、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33、成为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第四课考点
34、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洛川会议
35、八路军创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是:聂荣臻建立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36、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一课考点:
3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38、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0、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正式提出是在:1964年第三届人大周恩来提出的;41、中共领导下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爱国统一战线;
42、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课考点
43、新中国历冤案是:刘少奇冤案
第三课考点
44、香港澳门回归日分别是: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45、1990年和1991年台湾与大陆分别成立民间团体进行对话,他们是:台湾的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大陆的海协会,会长汪道涵;
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课考点
46、为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47、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8、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1954年瑞士日内瓦会议;
49、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1955年万隆会议;
第二课考点
50、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席位是:1971年10月联大26届会议;
51、打开中美人民友好交往大门的事件是: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52、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是:1978年底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53、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4、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是: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交后邓小平访问美国;
55、日本与中国正式建交是在:1972年;
第三课考点
56、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57、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58、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主要是加强了: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与经济联系;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