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考多少分能上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附2020-录取分数线

就爱百科 27 0

根据最新青海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青海招生录取数据显示,青海考生上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分数在256至271分,位次为26954至13942位次区间内,所以我们预测2023年青海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56至271区间才能上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一、青海考多少分能上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1、2022年青海考生上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56分,录取最低位次为26954名;

2、2021年青海考生上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3、2020年青海考生上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理科最低分需要-分,录取最低位次为-名;

4、2021年青海考生上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71分,录取最低位次为13942名;

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青海的2020-2022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1、2022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青海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招生省份科目类型所在批次/段最低录取分最低位次率属于
2022青海理科专科25626954省政府

2、2021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青海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招生省份科目类型所在批次/段最低录取分最低位次率属于
2021青海理科专科--省政府
2021青海文科专科27113942省政府

3、2020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青海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年份招生省份科目类型所在批次/段最低录取分最低位次率属于
2020青海理科专科--省政府

容易捡漏的二本院校有哪些

学校名性质批次2022分数
长治医学院公立本科二批470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民办本科二批470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公立本科二批467
山西中医药大学公立本科二批465
吉林医药学院(中外合作)公立本科二批464
齐鲁医药学院民办本科二批464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民办本科二批461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民办本科二批461
河北中医学院公立本科二批457
锦州医科大学(中外合作)公立本科二批456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民办本科二批455
山东协和学院民办本科二批455
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民办本科二批451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民办本科二批426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立本科二批426
赣南医学院公立本科二批426
甘肃中医药大学公立本科二批426

征集志愿报考的流程

1、查询缺额院校

大家可以通过本省的教育考试院查询征集志愿的院校,上面会标明缺额计划数、填报分数要求等等,大家可以仔细阅读,选择自己想要报考的院校和专业。

2、确定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

大家需要在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公告里查询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一般来说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是很短的,只有一天左右的时间,所以大家千万不要错过时间了。

3、选择院校

在选择院校的时候要考虑到自己是否达到院校的最低要求,对于生源不足的院校,需要考生的分数达到国家控制分数线,不足分数线的考生是无法填报志愿的;对于生源充足的院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学生被退档,造成缺额,这时候考生必须要达到学校的录取学生的最低分数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系统会自动的审核你的分数是否达到要求。

4、根据志愿数量设置填报

每个省份对于征集志愿都会设定志愿数量,大家根据本省志愿数量的设置填报志愿即可。

三、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最新介绍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于2008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同时挂温州市农科院牌子,系专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学院继承了浙江省立温州农业技术学校和温州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科研的优良传统,具有71年的办学历史。 学院是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温州市人民政府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共建单位”,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单位,第一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浙江省高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中德农民培训合作试点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首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浙江省4A平安校园,浙江省园林式单位,第一批温州市文明校园。 学院占地1700亩(含温州种子种苗科技园),建筑面积29万平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70万册、电子图书95万种,各类专业数据库12个。在编教职工656人,柔性引进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等院士专家31人,其中高级职称175人,博士37人、硕士472人,博士、硕士在专任教师中占比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省“151”人才、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优秀青年拔尖人才、市“551”人才第一第二层次人员、市特支计划人才等高层次专业人才总量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设有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林与水利工程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经贸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部),开设专业30个,其中涉农类专业14个。 聚焦立德树人,培养“智慧新农匠”。坚持“特色引领、融合发展、互联互通”的办学理念,构建“大思政、大生态、大教育”育人体系,发挥农科教一体化办学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人才引领乡村振兴,聚焦服务农业全产业链,培养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农业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新高地。依托国家级众创空间等12个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创业平台,深入推进大学生“双创”教育,年孵化小微企业30家以上,毕业生创业率远超全省高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7%以上,留温率近50%,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排名跃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三。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教育质量,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排名进入全省高职院校A等行列;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聚焦技术革新,开展立地式研发。历史上科研工作获得国务院嘉奖。坚持应用型科研发展方向,聚焦农业产业新技术研发、转化,引领农业技术革新,着力解决农业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着力打造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新高地。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围绕种子种苗、碳汇康养、畜牧兽医、农业经济、智慧农业等八个研究领域,建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平台29个,建有实体研究所17个。近五年立项市厅级以上项目43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40项;外来到位科研经费1.2亿元;获得市厅级以上奖项43项,其中,省部级奖项3项;通过国家品种审定8个,省品种审定7个,发明专利91项,科研工作总体水平处于全省同行前列。 聚焦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积极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挂牌成立温州乡村振兴学院、温州市共同富裕研究中心,设立全国首家乡村振兴研究室,全力服务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打造。围绕共同富裕、未来乡村建设、数字化改革等主题,推进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近三年有20多项调研成果获得省、市领导批示肯定。与温州12个县(市、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合作与服务,与文成县共建现代农业与康养产业研究院,走出一条校地合作、共促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与市直农口部门单位携手,在专业、研究院、研究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积极对接产业,成立乡村振兴产业服务团队,下派市级科技特派员,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面积近200万亩;组建温州农民学院,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每年举办乡村振兴特色培训班100多期,培训家庭农场主等农业从业人员上万人次,农民培训工作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等上级部门和有关领导充分肯定。 聚焦开放共享,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坚持开放、共建、共享理念,初步形成上下、左右、内外贯通的对外合作开放办学新格局。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成立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动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与一批中高职、本科院校以及农科院所、地方单位开展合作办学。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教科研资源,与新西兰、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地区)的高等院校开展教师互访、学生交流学习、教科研合作等活动;主动牵手非洲温商企业,探索开展中非合作交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学院将继续以*新时代**思想为指导,牢记**对涉农高校的殷殷嘱托,主动对标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定答好“新农科”建设这份时代答卷的信心和决心,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姿态,向全面建成全国领先的农类高职院校、全省一流的高职特色校和高水平的区域性农业科研强院的宏伟目标扎实迈进。(2021年12月更新)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