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估计这是很多老师的困惑,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法
一、从学生的主导需要入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当个人和群体因缺乏某种刺激时会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对这种不平衡状态以及要求达到新的平衡的体验表现为需要。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目的产生于需要,活动的动机也产生于需要。活动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入手,想方设法阐明所学知识与他们未来的生活、未来的发展的利益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以推动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
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是经常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人们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除产生于认识需要外。还产生于人的好奇心、好胜心。因此,教学过程,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如设疑、质疑,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想知而未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动、动脑、动口、动手,在学有所得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形成认识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就会成为学生较稳定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内容必须丰富有趣,教学方法新颖灵活多变
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不仅跟人们的需要、兴趣、活动的目的直接联系,而且与人们从事活动时大脑皮层神经元兴奋程度密切相关。当大脑皮层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时,注意力就易集中,积极性就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丰富有趣,教学方法新颖灵活多变,能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兴奋程度,扩大兴奋面积,促进学生注意力稳定集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
四、学习内容安排适当的难度
科学研究的材料表明:人脑蕴藏着很大的潜能。教学内容太易会使学生不动脑,不感兴趣,不利于智力的发展。如果学习内容和要求安排一定的难度,这种难度如果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可能性,就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特别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或所做的事情感到不满足时更是如此。
五、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和成就动机。因为,每个人都有受人尊重的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学习成绩好,师生评价高,受人尊重的需要就会得到满足,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高。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尽最大的努力引导学生当堂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作业的布置、命题考试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一些经学生努力能解答的问题,让绝大多数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六、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人们从事各种活动,都期望获得好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及时的、恰当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成绩的好坏,解答问题的正误,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实践证明,教学过程能否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教学效果是不同的。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对学生课堂上的答题、课外作业、各种考试等及时作出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
动机迁移是将已有的动机延伸到相关的事物上,对它也产生动机。利用学生对其它活动的动机与学习发生关系,通过巧妙的办法,找出学习与原有动机的相通点,把这种动机引导到学习上,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新的需要,并指导他们克服困难,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办法。在教学实践中,那些不喜欢学习的学生,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某种因素,造成他们缺乏学习动机。教师应注意运用动机迁移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是从根本上改善他们学习境遇的有效措施。
八、适当开展竞赛活动
竞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又一有效措施。竞赛是一种强大的外部动力,当他和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相结合时,可以很快转化为个人的内部动力。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比没有竞赛好。集体之间的竞赛比个人之间的竞赛好,优秀生和差生在竞赛的条件下心理状态有明显的差异。适当开展竞赛活动,必须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个别差异以及学校的特点出发,注意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形式,竞赛后要注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必要的帮助,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多搞竞赛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竞赛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九、把学习成绩作努力不够的归因
把学习成绩作努力不够归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大家知道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人的本性之一。任何人都有尊重的需要。尊重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这里所说的信任,不仅是指人们对现有的人品和能力的信任,也包括相信人们今后会积极要求上进,并能取得新的成绩。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努力不够归因,既是对学生的尊重,又是对学生的期望,以满足学生尊重的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真正体会到自己活在世上的价值。想方设法不辜负所信任的人对自己的期望,并以实际行动去争取进步。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也是一种信任,一种鼓励,一种爱。日积月累之后学生会被感动,对老师更加信赖,作出更大努力。从而使师生之间造成一种默契,因而取得期待效果。
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努力不够的归因。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从不说他笨,而是指出他努力不够,只要努力定会取得好成绩。由于长期坚持这样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被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理论和实践证明,对学生学习成绩作努力不够归因,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确有很大的作用。
十、培养学生的志向、进行理想教育
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培养学生的志向,进行理想教育。志向是关于将来做什么事,当什么人的有进步意义的意图和决心。志向是理想的初级状态,是个性发展的一种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志向,进行理想教育,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当前的学习同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同集体利益联系起来,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长远的、间接的、高尚的社会性动机,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高度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从而按社会的要求进行学习。不过,进行这种教育,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注意具体生动,切合实际,切忌成人化,空泛化。
高中生最实用的10个学习习惯
①认真预习的习惯
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②专心听课的习惯
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
③及时复习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
④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
⑤练后反思的习惯
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1)怎样做出来的?
(2)为什么这样做?
(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
(4)有无其它方法?
(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
⑥积极应考的习惯
从学生的角度讲,考试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对自己的评价,也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应该如何应考呢?首先,对参加考试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要给自己再施加压力。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成败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尤其不夸大考试成败的影响;其次,考试前要休息好;再次,在考试过程中,注意答卷顺序,按先易后难的答卷法,审题要认真,想不起来,先放一放,做好后要仔细检查,更正错误。
⑦自学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⑧观察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
⑨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蜂蜜。
⑩总结归纳的习惯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看过“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