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就爱百科 11 0

高中生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好的学习能力和方法是学生提高成绩的关键,那高中生需要哪些学习能力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高中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

  第一、知识上的查漏补缺

  所谓查漏补缺,就是找到在知识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充完善,让知识的吸收全面化、系统化、有效化。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通过正错答案对比分析,重点找到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而巩固这个知识点,除了复习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做好知识的“精细加工”,做到举一反三。

  有效巩固薄弱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做。比如说,英语学科可以制作单词卡片,自己用稍硬一些的纸制作成便于携带的卡片,然后将英语单词写在卡片上,这样可以做到随时记忆难记的单词,提高记忆效率。还可以建立各个学科的“错题集”,尤其是瘸腿学科,也可以将老师讲过的一些典型的、思路巧妙的、对自己有所启发、让自己有所领悟的例题,整理上去,但要记住,平时要及时整理和总结,多看、多思、多问!这样可以快速弥补知识上的漏洞。一本或数本“错题集”记满以后,可以再重新整理,自己会做的可以删去,不会做的可以保留,如此反复,直至完全掌握!

  第二、注重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调整

  其实考试不仅仅是考察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习方法或某方面的能力。通过考试也常常反映出来容易粗心、做题方法不对、不会审题、检查等方面的不足,弥补这些不足对学习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读题千万不能走马观花、一目十行,更不能大意;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去体会,去分析。

  无论是平时还是考试,我们都需要找到自己在学习方法或习惯方面的不足,及时纠正。而大的考试就是一次很好的机遇,因为考试中只有全身心投入,尽全力发挥,才能够客观地反映出问题,比如学习不够踏实认真,容易浮躁特别是看到自己会做的题目沾沾自喜,容易掉以轻心,最终失分。这些问题背后反映的就是学习习惯与态度的问题,我们要想有针对性地解决,需要在平时注意培养良好的习惯。

  培养好的习惯,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逐渐培养自己对各个学科的兴趣。2.心里要清楚什么是好习惯。3.坚持不懈的强化训练,让自己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

  一个优秀的学生要具备以下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与复习;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积极溶入课堂学习并做好笔记;多动脑,勤动手;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独立完成作业并经常反醒。

  第三、分析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是否成正比

  一般来说,只要平时学习努力、做到考前认真复习,成绩都会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其中也不乏意外:有的同学分数不低,但很有可能是靠投机取巧或吃老本得到的分数;有的同学学习明显比前期努力了,但是还是没有考好,这时也不要灰心,而要继续努力,慢慢储备知识,做到“厚积薄发”。所以,如果考了高分,不要只是一味高兴,而应和自己的努力情况做对比,找老师了解平时的学习情况,弄清楚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这样,可以让自己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下去。

  学习如同长跑,贵在持之以恒。长跑是耐力的比拼,开始跑在前头的,也未必能笑到最后,一开始落在后边的,最终不一定是失败者。从来没有这样的人:高兴了跑一阵子,累了就休息,然后再跑一阵子,就能轻松取得胜利。

  第四、正确对比,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最简单的是纵向比较,即拿本次的成绩与之前的成绩对照,看是否比上次有进步。不仅从总成绩上比,更要比到细处,具体到每科,细化到每科的知识点,如语文考试,上一次“基础知识与运用”失分较多,而这次通过努力没有丢掉太多的分,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另一种是横向比较,拿卷面成绩跟各档次分数线比。举例来说,语文、数学满分150,而自己语文考110分,数学考98分,哪一科考得好?的确不好判断,因为没有参照物。这时可以把各档次分数线作为参照,通过对比,帮助自己找到相对处弱势的学科,及时补救,预防偏科。

  做了对比,我们既要找到不足,还要发现亮点,及时给自己打气,这样才更有信心和勇气继续进步。所以,进行考试分析时,一定要把亮点找出来,要把进步找出来,要把劲头找出来,把考试当成学习的助力器,让自己更加优秀、出类拔萃。

  高中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八大环节

  环节一:计划管理——有规律

  1、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循序渐进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接力式实现。

  2、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坚持下去,形成习惯。

  环节二:预习管理——争主动

  1、读: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标记下来,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建立预习本。

  2、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读写同步走。

  3、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题1到2道。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

  环节三:听课管理——重效益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建立听课笔记本。

  环节四:复习管理——讲方法

  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1、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清华生、北大生、高考状元都是这样做的。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2、查:回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终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从头再学。

  3、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4、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漏缺点。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建立复习本。

  5、说:就是复述。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此法用于预习和复习。

  环节五:作业管理——要自律

  1、不计时不作业:限时作业,记录作业时间,与作业无关的事什么也不做。比如:20分钟写完英语;25分钟写完数学……

  2、不复习不作业:先复习所学的内容,然后作业。

  3、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先放过,后攻坚。

  4、不检查不作业:作业后必须检查一遍。

  5、不小结不作业:写完作业后,告诉自己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6、独立作业忌抄袭。

  环节六:错题管理——常反思

  有了错题本和难题本就叫会考试,目的是为以后复习使用。错题和难题反映着许多知识点的联结,掌握了错题和难题就等于把高分拿在手。

  建立错题本和难题本可用16K的横格本,每页上下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原题;第二部分是错因;第三部分是改正确与举一反三:正确即写出正确答案,过了一个月复习时,搭眼一看还不会,就问自己:怎么还不会?就要进一步查找原因,这时举一反三,将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或习题联系起来,写下来。第四部分是归纳提醒:写出错题错在什么地方,如:错在代数方面,则提醒自己这部分掌握不好,重新自学或请教老师和同学。第五部分是复习次数:每隔一段时间要复习一次,怎么复习?盖住原题自己用脑子想。——此法比较适用于理科。

  环节七:难题管理——会溯源

  一般来说,难题之难多半在于题目所涉知识点众多,知识点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思维(及方法运用)跳跃性大、逻辑性强,因此,对于难题,建议用溯源的方法整理。一是查清楚题目所需知识清单,同步辨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二是复原自己考试时的思维路径,查“堵”点、“歧”点;三是借助参考答案探究自身存在的盲点疑点甚至是漏点。之后,同样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复习与检查一次。

  环节八:考试管理——抓重点

  用一张丢分统计表管理。按科目分为填空、选择、计算、阅读……项目。错了、丢了多少分,用统计表说话,这样,就能明白哪些是审题出了偏差,哪些是运算出了错误,是什么知识点有问题,哪方面需改进和提高。用错题本把错题抄下来,每隔20天再做一遍,尤其是在考试前可找出重做。――考前拿出专门时间做错题、难题本上的题。

看过“高中生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